早教班到底該不該上呢?
大部分爸媽都持有這兩種觀點:
◆ 正方:當然要讓孩子去早教班啦!
提高孩子智力,鍛煉社交能力。學到一技之長,早教班更專業。能指導家長教育孩子,能培養孩子好的習慣。別人去,我們也要去!
◆ 反方:我可不打算讓孩子去早教班!
早教班良莠不齊,早教班價格不合理,想給孩子快樂的童年,咱們以前也沒有早教班。上學以后也可以學,大人思維會限制孩子,在家一對一陪伴更好。
關于孩子該不該上早教這個問題,很多孩子的媽媽或者奶奶姥姥都詢問過小園子:
是不是別人家的孩子都在上早教?
是不是早教真的會開發孩子的智力?
是不是早教會讓孩子形成良好的集體主義觀念等等等等。
面對此起彼伏的問題,今天小園子就和大家一起來聊聊關于寶寶的早教問題。
不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家長為了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都會選擇在孩子1歲甚至幾個月起就開始上早教。
但是也有父母持有疑問,這些早教班真的能開發幼兒智力、挖掘幼兒潛能嗎 ? 家長也很困惑有必要上早教嗎?
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我們小時候沒有用過手機,沒有開過汽車,但是手機和汽車現在都是很普通的工具了,那么教育孩子,也應該有與時俱進的眼光!
美國總統奧巴馬的教育政策中,有一項被視為創新亮點,即投資100億美元發展美國0至5歲兒童的早期教育。
美國總統奧巴馬在國情咨文發言中提到美國要為所有美國兒童提供早期教育。
他說: “我們在高質量早期教育上每投入一美元,以后就能夠省下7美元以上,這會提高畢業率,減少十幾歲青少年的懷孕率和暴力犯罪。在美國,要優先來教育我們年幼的孩子......
研究表明,經過早教的孩子長大后更容易閱讀和學習,如果不經歷早期教育,那我們的孩子在一開始的競爭中就已經落后了?!?/span>
中國政府已經認識到早教的重要性,不斷出臺支持政策。
我們在發展早期教育已經落后很多年了,物質日益繁榮的時候,我們的早期教育正在迎頭趕上。
巴普洛夫說:嬰兒從出生的第三天開始教育就已經遲了兩天了,所以請珍惜并重視孩子生命中最重要的前三年!
那么,上早教到底有什么好處呢?
現在科學證明,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的嬰幼兒階段,在這個階段中,人的大腦發展,形成今后智力、情感、運動、社會交往等各方面能力發展的基礎。
出生時,小兒的腦重量是成人的25%;
1歲時是成人的50%;
3歲時的腦重量已相當于成人的80%,而這時,幾乎每個幼兒都突破了語言和學習的關口;
4歲前,寶寶可以達到相當于17歲時所測智力的50%。
有調查結果顯示,接受過早期教育的兒童比未接受早期教育的兒童智商平均高出17%左右。
*早教讓寶寶全面協調發展
早教通過豐富的道具鍛煉寶寶的各項肢體部位協調發展,讓寶寶擁有健康的體魄;
有很多沒上早教的孩子因為活動空間的限制,活動形式的單一導致寶寶肢體不協調,手眼不協調等。
*早教促進寶寶語言發育
0~3歲是寶寶運動、語言等能力發展最快的敏感期,應該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著重培養孩子的語言溝通能力。
有的家長由于沒有時間帶養孩子,有可能是老一輩的帶孩子,導致孩子說話吐詞不清、hf不分等語言能力明顯比同齡的孩子差。
*早教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
孩子在0-3歲是個性與品質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的時期。
上過早教的孩子會在充滿愛和歡樂的環境中學會分享、謙讓、禮貌、文明等,從而塑造了孩子良好的性格、行為、習慣。
*早教可以激發孩子大腦發育
大腦發展的關鍵時期是0-3歲的嬰幼兒階段,在此期間讓孩子在父母的鼓勵和參與下,完成有針對性的智能開發訓練,并老師的指導下,激發孩子的潛能,才會事半功倍。
讓孩子接受早教也是對孩子社會性發展需要的一個促進手段。
*早教鍛煉寶寶的人際交往技能
早教讓寶寶跟其他寶寶一起相處,跟其他寶寶進行交流互動,通過專業的指導,提前引導寶寶的人際交往技能,讓寶寶準確的表達,促進寶寶的情緒情感健康發展。
*拓展寶寶的社交圈
很多寶爸寶媽白天都要上班,平時白天是爺爺奶奶帶,寶貝的活動范圍就是家中或者小區的游樂區,雖然小朋友很多,但都是各玩各的,互相不接觸。
但是去早教班,都是月齡相差不多的小伙伴,在老師的帶領下一起玩兒。
*高質量的親子陪伴時間
現在是信息時代,手機不離手,包括和在寶寶相處的時候,不自覺地也掏出手機,刷微博發朋友圈拍張寶寶萌照......某種程度上手機也會疏遠我們和寶寶的距離。
早教班里禁止拍照,意味著短短一個小時的課程必須排除各種干擾,一心一意陪伴在寶寶身邊。
*寶寶喜歡
早教課程的氛圍,寶貝都玩得很開心。
早教班有很多設施或者玩具,家庭全套裝備不太現實,早教中心也算是寶貝能有個額外的游樂區。
寶媽們,你們的孩子上早教嗎?你們感覺孩子上早教班有用嗎?歡迎下方評論區告訴小園子噢。
分享一下,你所看到的,也許正是別人所需要的。